小胶质细胞(Microglia)在中枢神经系统(CNS)中至关重要,以往人们认为其不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(PNS)。但研究发现,PNS 中有一群巨噬细胞,它们在转录组、表观基因组和个体发生轨迹上,与 CNS 中的小胶质细胞相似,被称为 PNS 类小胶质细胞。这些细胞包裹在卫星神经胶质细胞包膜内的神经元胞体周围,在 PNS 发育过程中,更倾向于与较大的神经元结合。它们对神经元功能十分关键,能够调节胞体 ...
细胞因子是一种免疫分子,在人体抵御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有助于控制炎症并协调其他免疫细胞的反应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其中一些分子还能影响大脑,从而在生病时导致行为变化。
为解决中国 HPV 疫苗接种率低,尤其是女中学生接种率远低于 WHO 目标的问题,研究人员开展 “疫苗聊天机器人干预对提高女中学生 HPV 疫苗接种率” 的研究。结果显示聊天机器人显著提升接种率、咨询率和家长疫苗素养。该研究为提高疫苗接种率提供新途径 1212 。
为探究衰老细胞(SCs)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(EAE)中的作用及清除 SCs 的治疗效果,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。结果显示,EAE 小鼠脊髓和脑膜中有衰老样髓样细胞积累,用达沙替尼和槲皮素(DQ)清除这些细胞未改善临床结局。该研究对理解多发性硬化(MS)治疗有重要意义。 多发性硬化(Multiple Sclerosis,MS)是一种令人头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,就像大脑和脊髓的 “小恶 ...
在癌症免疫中,Th17 细胞作用存在争议且其向 Tregs 转分化机制不明。研究人员开展关于 NLRP3 在 Th17 细胞中作用的研究,发现 NLRP3 影响 Th17 细胞功能,缺乏 NLRP3 可抑制肿瘤生长。该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。
由Helmholtz感染研究中心(HZI)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有希望的新药候选物,可以治疗由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。这项刚刚发表在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》杂志上的研究,首次描述了喹草胺二酮类的小分子是如何特异性地阻断细菌毒素α-溶血素的——这是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的关键因素。
根据一项新的研究,野生倭黑猩猩——人类现存的近亲——使用由复杂的语义结构组成的声音进行交流,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主要特征。这些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关于人类语言独特性的假设,并为理解交流的进化开辟了新的途径。
为解决橄榄果实重量遗传标记未有效验证,难以在育种早期应用的问题,研究人员开展橄榄果实重量遗传标记的研究。通过分析 73 个品种和 10 个野生橄榄,验证 16 个标记,确定 9 个预测能力强的标记。这为橄榄育种早期选择提供重要依据。
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,circSTX12 是调控骨骼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关键表观遗传因子。它通过与 CBL 和 LMO7 相互作用,分别调节 BMSCs 的成脂成骨平衡和增殖。靶向 circSTX12 的 ASO 在老年小鼠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,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治疗策略。然而,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如 circSTX12 与 CBL、MST1 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 ...
编辑推荐: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(TAMs)的极化状态深刻影响肿瘤进展,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。西班牙CIC bioGUNE团队发现,促炎因子IFNγ特异性诱导Syndecan-3 (SDC3)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,基因敲除实验证实SDC3通过增强促炎因子分泌、促进T细胞活化及抑制血管生成,赋予巨噬细胞抗肿瘤表型。该研究为靶向TAMs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,发表于《Cellular and ...
本期推荐:鳗鲡长距离洄游需高效动员储存脂质,但调控机制不明。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通过野外采样与11KT植入实验,结合NanoString技术分析2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,发现银鳗阶段白肌脂解/脂生成基因显著上调,但11KT处理未能重现该表型,揭示11KT并非脂质动员的核心调控因子,为理解鱼类生殖迁移能量供给提供新视角。
为解决半干旱地区害虫防治难题,研究人员开展对印度半干旱地区巴基斯坦斯氏线虫(Steinernema pakistanense)的研究。从 240 份土壤样本中分离出 10 份该线虫,经形态、分子等分析确认其身份,且发现它们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幼虫毒性高、繁殖力强,为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。
Results that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are currently showing.
Hide inaccessible results